English

大学生政委的边防礼赞

1999-02-21 来源:光明日报 张宝印 夏中国 马立夫 我有话说

从士兵到大学生,从大学生到边防团政委,鲍显荣既比别人多了一份荣耀,更显示一股独特的活力。

当团政委这4年,鲍显荣带领党委一班人,用知识强筋壮骨,把智慧奉献边防,不仅带出了一个先进团,而且先后涌现出得到军内外好评的“对外放开连”和由江泽民主席签发命令授予的“黑河好八连”等一批先进连队。他本人也被黑龙江省军区树为“优秀党员领导干部”和“优秀边防团队主官”,两次荣立三等功。

初冬时节,兴安岭已是银装素裹,我们慕名来到黑龙江畔,林涛阵阵,雪花飘飘,诉说着一个大学生政委的边防礼赞。

学与用:书写哨塔下的辩证法

1972年冬,鲍显荣从吉林省扶余县农村入伍来到北部边疆黑河,在无遮无掩的界江上站岗放哨,执勤巡逻,经受了艰苦环境的考验。

粉碎“四人帮”后的第一年,鲍显荣作为边防部队的第一批考生,来到黑龙江大学经济系学习。校园4年,秉烛苦读。毕业时他谢绝了省城的挽留,毅然回到风雪边关。

从士兵到大学生,鲍显荣插上了知识的翅膀。当指导员时,他被沈阳军区树为“十大政治教员标兵”。

1994年冬,鲍显荣走上团政委的领导岗位后,自觉地按照江主席“讲学习”的要求,把学理论,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,掌握领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作为增强驾驭全局能力的根本。几年来,他先后研读了《领导科学》、市场经济和军事高科技等有关知识,写下了1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,积极运用自身的学习成果指导部队建设。

上任头三个月,鲍显荣走遍了全团所有的连队、哨所,站在科学的高度来认真思考调查中遇到的问题,他感到做为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,不仅需要感情的投入和辛苦的付出,更需要辩证的思考和聪明才智的转化。他在团党委会上指出“建设一个好的党委班子,培养一支好的干部队伍,树立一种好的风气,打下一个好的家底”的“四个一”奋斗目标,并努力按科学规律办事,以一个大学生的思维和胆识,在无成规可循的工作拼搏中升华出独特的办法。后来人们称他的这些办法为“哨塔下的辩证法”。

为解决困扰和影响部队建设的经费严重超支问题,鲍显荣以一个经济系毕业生独特的眼光,首先抓了两件事:经反复论证,决定将承包给地方的160垧土地收回自种,办起了团小农场。春播、夏锄、秋收时,鲍显荣和官兵一样,在农田里挥汗如雨。当年的收入就等于出租土地5年的总合。经过两年的努力,不但创收百万元,还积累了百万元的固定资产。

边防连队、哨所冬季取暖供煤,多年来一直都是由上级购买从水上运,距离长,费用高。鲍显荣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新的办法解决老问题,他大胆地改2000公里水运为200公里陆运。为计算一辆车运煤的时间和费用消耗,他坐头车往返数次。虽然自运取暖煤增大了工作量和安全的风险性,由仅此一项不仅每年为团里节约20多万元经费,还锻炼了司机队伍。

团里的连队、哨所驻守在数百公里的边防线上,点多、线长、高度分散。过去封闭管理,每年都有违纪事件。他感到,年轻战士猎奇心强,越封闭,就越难封住。于是变封闭为开放式,让战士了解社会,增长知识。对驻城镇的连队,有组织有计划地走向社会,参观学习,拓宽视野;对驻偏远山村的连队,他要求机关下点都把城里的信息带去。为及时掌握官兵不断变化的思想脉搏,鲍显荣不仅在政治机关建立了全团思想信息网,还在连队驻地乡镇设有信息员,全方位反馈官兵的思想情况。工作忙时,有时十天半个月下不去部队,也能对连队情况了如指掌,基层干部送给他一个雅号——“猴精”。他还协调地方电信部门,投资近10万元,为每个连队安装了磁卡电话,与战士家长一道做战士的思想工作。

冷与热:营造拴心留人的小环境

寒冷的边关,火热的心。鲍显荣把丰富的知识和深切的感情全部倾注在这条风雪边防线上。

1995年冬日的一天,鲍显荣带着司机在界江执勤哨位上,全副武装站了3个小时的岗。此时岸上是零下36度,而江面哨位上的温度低达零下45度。他以自身体温测量哨位上的温度,体味士兵的甘苦。不但测出地面与江面的温差,而且找到了战士们小便失禁,关节炎等病因,并立即组织后勤部门及时为界江哨位增加防寒措施,于是,每名战士脚下多了一双毛毡鞋、两双毛毡垫,营房也增添了一间烘干室。

边防部队生活条件艰苦,文化生活单调。他提出越是穷山僻壤,越要让士兵活出质量、玩出文明来。在他和团党委一班人共同努力及上级的帮助下,5年来投资近三百万元,为一线连队购置了冰箱、烤箱、和面机、饺子机等配套生活设施。他还亲自为连队联系大棚种植技术,使处于高寒区的连队由绿色延伸逐步向绿色循环方向发展,摸索出了洋菜中种、夏菜冬种、南菜北种、山菜家种的路子,极大丰富了官兵的物质生活。边防五连多年后进,鲍显荣认为,后进连有的困难是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,当领导的也要在后进连中找自身的差距。他顶风冒雨上百里,带领机关干部为五连解决吃水、用电等5大难题,偿还了3万元外债,投资7.5万元打了99米深的水井,把全团唯一的一台新式介质锅炉送到连队。五连干部说:“想提困难都没有了,再干不好真是说不过去。”官兵鼓足劲儿,连队建设全面提高,今年上半年一跃跨入先进行列。

作为大学生出身的鲍显荣,深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所产生的凝聚人心、催人向上的巨大效应。为改善官兵的文化生活环境,在鲍显荣积极建议下,团里先后投资40多万元,为所有一线连队建设了多功能文化活动室,购买了29寸彩电,安装了电视卫星接收器,使偏僻的连队也能收看六、七套电视节目,还在团直属分队建设了以图书室和家庭影院为主的文化活动中心,充分利用自身的文体活动特长,鲍显荣还在直属分队组织成立了唢呐连、腰鼓连、快板连、吉它连等,使各连的业余文化生活既广泛普及,又独具特色。

去年正月十五,黑河市举办“灯节”,一支由240多名官兵组成的腰鼓队出现在群众面前,鲍显荣走在腰鼓队的最前边,手挥重锤击响鼓,刹时间,锣鼓喧天。这是官兵们第一次走出山沟进城表演。这以后,百人的快板连为俄罗斯边防机关代表团进行出色的表演,百人的锁呐连参加了“雪花怀”的文艺汇演,构成了一道道独特亮丽的边防文化风景线。

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,在现代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,鲍显荣这位大学生政委深知广大官兵对知识的渴求。为创造好官兵的育才环境,鲍显荣重返大学母校,请教授,抄教案,绘育才蓝图。团里从“两业”生产中拿出10万元,建立了边防战士自学奖励基金,还多次到黑河教委和职业教育中心求教,在团里开设了家电、烹饪、农村经济管理、种植、养殖和微机函授班。现在全团100%的军官参加了各类函授学习,100%的士兵参加了一门专业知识培训,入伍即入学,退伍即毕业,受到了官兵欢迎。

失与得:真诚为奉献者奉献

边防有边,奉献无边。在鲍显荣看来,官兵们铁心戍边是奉献,为奉献者奉献是关怀,更是责任。

1996年,上级为照顾边防团队主官,指名给鲍显荣一个保送子女到军队院校上学的名额。家属张罗着为儿子准备好了行装,可他却把名额让给了一名扎根边防30多年的营部医生的儿子。他说:“为边防事业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并不只是我一人,亏了我一个,安的是大家的心哪!”

团里的干部家属房还是鲍显荣入伍时参加劳动盖起来的,30多年风雪吹打,墙壁裂缝。冬天里家属房用火墙火炕取暖。团党委会上,他提出了,“把苦日子过成好日子,甜日子”的目标。1997年3月,在上级的帮助下,团里在黑河市购买家属房。一些房地产商知道后,许以高额回扣,让他在价格上高抬贵手。有的看他坐的车很破,就以送一台高级轿车作为筹码,鲍显荣都回绝了。最后以低于市场价格用购买50套房子的钱,买回了55套家属房。有人提议给政委也分一套,鲍显荣笑着说:“这是分给边防基层干部的,我不该要。”乔迁之喜,随军家属搬出山沟进了城,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,34名子女也都进了市里的重点学校读书,干部、家属、孩子个个乐得合不拢嘴。

奉献是一首歌,一首甘苦之歌。当政委这4年,鲍显荣忙碌在基层,把团队当成自己的家,没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。每年除夕,他都要顶风冒雪到江中替战士站岗,让战士看春节晚会。初一到初五,他都要在数百公里的风雪边防线上,逐连逐点地看望官兵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